跨省跨区电力应急调度新规下,工商业储能迎来新机遇
-
2025-07-08
6月13日发布的《跨省跨区电力应急调度管理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,为电力市场带来新的变革信号,工商业储能也迎来了发展新契机。
一、工商业储能的优势
该办法强调提升电力应急保障能力,这使得储能的重要性愈发凸显。
工商业储能有以下几大优势:
平衡供需:储能系统可以在电力需求低谷时储存电能,并在高峰时释放,帮助平衡电力供需,降低电力成本。
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:储能系统能够存储多余的可再生能源(如风能和太阳能),在需求高峰时释放,减少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。
应急响应能力:在电力系统出现突发事件时,储能系统可以快速响应,提供备用电源,保障工商业用户的正常运营。
参与电力市场:储能系统可以参与电力市场的调度和交易,帮助用户获得额外的收益。
二、联盛新能源的实践
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下,联盛新能源作为工商业分布式能源的领军企业,已构建“技术研发+智能运维+生态整合”三位一体模式,成为行业转型的典型样本。
其标杆项目——河南嵩基集团45MW/133MWh储能电站,针对高耗能园区特性,创新设计“削峰填谷+备用电源+电力交易”三重功能。该项目搭载的OxeanCloud能源管理平台,实现区域能源数智化管控。
更值得关注的是其行业定制化方案:
在浙江嘉兴亿宏绢纺项目,1MW/2.15MWh储能系统专攻纺织设备间歇性高负荷痛点,有效降低停机风险。
湖南湘潭梨树全创项目则聚焦电子制造业,5.77MW/17.2MWh储能容量保障精密生产线电压稳定性,减少次品率。
这些项目均通过前期用电数据建模,采用模块化储能设计,整合峰谷电价、需求侧响应等收益机制,将投资回收期压缩至5-7年。
《跨省跨区电力应急调度管理办法(征求意见稿)》的发布为储能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。未来,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和技术的持续进步,储能有望在电力系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,为保障电力安全、促进能源转型做出更大的贡献。同时,联盛新能源也将继续加大在储能领域的投入和创新,为推动行业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。
本文内容由 DeepSeek 生成,仅供参考